当前位置:中国生活都市网 >> 看健康 >> 文章正文

当你的孩子莫名其妙地多了伤疤?不要忽视 很可能是自残!

发布于:2021-01-06

审核人:周伯荣(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一、阿曼达的故事:通过自残自我安慰

阿曼达感到沮丧,父母只关心挣钱,代数老师布置了没完没了的作业。因为前几天的一次吵架,她最好的朋友不理她,阿曼达感到孤独和害怕。

经过一次特别难的代数考试,她觉得自己的世界崩溃了。她冲到女卫生间的一个隔间里,挽起袖子,用指甲掐左臂,血就流了出来。但是她继续抓啊抓。在她看来,自残是应对所有这些压力的唯一方法。

几分钟后,绝望感逐渐消退,自残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每当她感到压力或不舒服时,她就会捏指甲,甚至用刀片割破左臂,以寻求她糟糕情绪的“释放”。她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伤疤,以免被朋友和家人发现。

图片来源:酷站罗海

第二,压力和焦虑

当青少年感到悲伤、不安、焦虑或困惑时,这些情绪可能过于极端,导致自残行为。

大多数伤害自己的青少年都是因为压力和焦虑。

青少年除了割伤抓伤、撞击、咬伤、捏皮肤、拉扯头发之外,还会用其他自残的方式来发泄自己强烈的不良情绪。

有时候,一些青少年会定期自残,这几乎是一种仪式。在其他情况下,他们只需要偶尔伤害自己,当他们立即发泄他们的聚集紧张。

自残是一种不健康、危险的行为,会留下身心的伤痕。

第三,压力和自残

每个人都承受着各种压力。然而,不同的人对压力的感受是不同的。有时候,人们感到紧张或紧张,也可能感到强烈的悲伤、沮丧或愤怒。

这些感受往往是当天发生的事情造成的,比如车祸或者和朋友吵架,也可能是没发生的事情造成的,比如大考试或者舞蹈表演。

压力的大小或程度也不同。有些人天生就比其他人感受到更大的飞行压力。比如学校舞台剧里的两个演员,可能会感受到不同的表演压力。

一个人可能会兴奋,另一个人可能会头晕恶心。这种差异是一个人的生理结构或者童年的创伤经历造成的。

虽然这些感受可能是由某个特定的事件或者短时间内发生的很多不好的事情造成的,但是强烈的挫败感也可能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关,压迫感强的父母无法教会孩子以健康的方式缓解压力。

图片来源:酷站罗海

第四,应对压力的方法

正如每个人经历压力的方式不同,每个人应对压力的方式也不同。“应对机制”可以缓解不良情绪和健康的应对方法:

运动;

弹钢琴或打鼓;

冥想或祈祷;

和你信任的人谈谈。

不健康的应对方法:

吸毒;

酗酒;

吸烟;

自残。

心理学家发现,

自残可以迅速摆脱紧张感和其他坏情绪,但如同药物和酒精一般,自残只是权宜之计。

除了身体伤害的后果,自残这种习惯可持续到成年,所以青少年要学会安全、健康、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样才能够正确地应对焦虑和压力,顺利迎接成年期。

身体穿孔和纹身是否属于自残行为?

不一定是。

比方说,一个13岁的男孩,接受了朋友“血染指节”的挑战,拳击彼此的拳头直至指节流血,又比方说,一个15岁的女孩,在商场摊位谎报年龄,在眉毛上穿孔,还有在身上纹彼此姓名的情侣。

自残和其他形式的身体伤害有区别的一点是,青少年在经历自残后,情绪会变高昂,因此,上述的这些例子并不是典型的自残行为。

五、自残是精神疾病的表现吗?

有自残行为的青少年并不是精神病患者。自残不单是博取关注的一种方式,自残者在伤害自己时不会感觉疼痛,但在事后会感到疼痛。

因此,不应漠视这些伤害,或因为自残者与众不同而嘲笑他,朋友和家人都应严肃对待自残,信任和同情可能会改变自残者的一生。

六、自残和自杀一样吗?

通过自残排解坏情绪的人不一定有自杀倾向。自残几乎是完全相反的,与想要结束自己生命的情况不同,遭受自我身体伤害折磨的人,极度渴望找到能轻松过一天的方法。

自残不应被漠视,自残本质上是对身体进行伤害,因此,自残者要立即寻求帮助。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七、能否预防自残?

就像戒毒一样,一个人可能无法停止伤害自己,但咨询心理顾问或参加互助小组,可以帮助减少自残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强烈的负面情绪会让人感到与世隔绝,因此,在对抗自残的斗争中,社会支持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一些治疗自残患者的有效策略,自残的形式和原因因人而异,心理学家或心理顾问可以为每个人量身定制不同的治疗策略。

八、重要提示:自残应尽快寻求帮助

若你有自残的冲动,或已经有过自残的行为,告诉可以帮你的人,找到应对坏情绪更好的方法。

可以找父母、哥哥姐姐、辅导员、医疗保健员、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或其他可信赖的成年人。

如果知道有人正在伤害自己的身体,请以同样的方式帮助他们,自残理应得到及时的关注。

转发+留言,赢精美礼品!

即日起至2021年1月31日止,转发腾讯医典企鹅号文章,并在评论区留言,就有机会赢取萌萌哒鹅宝宝眼罩!我们将抽取10名幸运鹅,快来参与吧!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标签: 压力 的人 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