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出现这12个信号时 很可能患上抑郁症 家长千万不要忽视!
新的研究表明,抑郁症可以在生命的早期开始出现。
抑郁症的发病率正在上升。如今,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说,抑郁症通常始于童年。
凯瑟琳冰球是一名患有抑郁症的执业社会工作者。作为一名母亲,凯瑟琳希望保护她的孩子免受抑郁症的困扰。
在读了几年几乎所有她能找到的关于抑郁症的东西后,她意识到很少有人为公众写关于童年抑郁症的文章。
凯瑟琳走进田野,用她的书《养育无抑郁症的孩子:预防和早期干预的父母指南》填补了空白。
1.童年抑郁症
凯瑟琳说,曾经有一段时间流行的观念是,孩子不会变得抑郁,这种情况已经不存在了。大约每11个孩子中就有一个会在14岁时患上某种形式的抑郁症。
此外,如果不及早预防或发现儿童抑郁症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复发的风险非常高,每一次发作都会变得更加严重。
图片来源:酷站罗海
国家精神健康协会(NMHA)的高级预防主任凯西霍根伯伦博士解释说:“儿童确实有精神健康问题。童年抑郁症很真实,很常见,但也是可以治疗的。
事实上,根据美国联邦精神健康服务中心的数据,每33名儿童中就有一名患有抑郁症,每8名青少年中就有一名患有抑郁症。
2.儿童期抑郁症是单一因素导致的吗?
美国国家精神健康协会(NMHA)的“儿童精神健康问题”活动称,儿童的抑郁症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可能由家庭抑郁史、生活压力(如失去父亲或母亲、离婚或歧视)以及其他生理或心理问题引起。
遭受虐待、忽视、其他创伤或慢性病的儿童患抑郁症的风险也更高。
佛蒙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副教授、《请帮助我,我很难过:认识、治疗和预防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的合著者、医学博士大卫法斯勒(David Fassler)说,儿童抑郁症通常伴有其他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和双相情感障碍或破坏性行为障碍。
患有临床抑郁症的青少年也更容易滥用药物。
大卫说,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可能在学校表现不好,可能与社会隔离,可能与家人和朋友关系不好。
童年抑郁症也与自杀风险增加有关。自1960年以来,年轻人的自杀率几乎翻了一番,是5-14岁儿童的第六大死因,15-24岁人群的第三大死因,大学生的第二大死因。
图片来源:酷站罗海
3.儿童抑郁症的症状
经常伤心,流泪或者哭泣。
感到绝望。
远离朋友和活动。
缺乏热情或动力。
能级降低。
饮食或睡眠习惯的重大改变。
易怒、兴奋、愤怒或敌意增加。
经常身体不适,如头痛、胃痛。
优柔寡断
或无法集中注意力。无价值感或过度内疚感。
对拒绝或失败极度敏感。
图画或绘画中画暗色图像的图案。
针对自己或他人的过度攻击的游戏或者涉及持续悲伤主题的游戏。
反复出现的关于死亡、自杀或自我毁灭行为的想法或言论。
4、如果孩子出现这些症状超过2周怎么办?
凯瑟琳说:“很多这些症状也可以追溯到身体不适,比如甲状腺问题、单核细胞增多症、免疫系统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或长期慢性过敏,所以得到准确的诊断是很重要的。”
婴儿和蹒跚学步的幼儿,虽然无法像大孩子那样表达自己,但仍可能表现出抑郁的症状。
大卫说,在这些情况下,如果孩子孤僻、不笑、不想玩、不和别人交流和开始出现体重减轻,那就需要引起注意。
儿童心理健康专家强调,如果医生认为有指征进行抑郁症治疗,这些治疗通常会非常成功。
多方面入手:
大卫说,通过从个人、家庭或学校咨询等多方面入手,或许还可以使用抗抑郁药,75%-80% 患有抑郁症的儿童可以成功治疗。
如果不进行治疗,很多人将会在2年内再次发作抑郁症。
大卫说:“那些太小还不会说话的孩子,仍然可以通过游戏疗法得到有效治疗,即使孩子不会说话,我们仍然可以知道发生了什么。”
凯瑟琳说,儿童抑郁症是可以预防的,可以减少抑郁症的风险因素,就像可以减少心脏病或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一样,儿童抑郁症有很多风险因素,其中很多是环境因素和可变因素,减少风险因素的数量会降低孩子患大多数临床抑郁症的可能性。”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5、有抑郁症的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她解释道,“除了比较显然的事情外,比如确保孩子吃得健康、锻炼身体,通过意识到似乎可以保护孩子远离抑郁症的某些生活技能、感知生活事件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减少患抑郁症的风险因素。
就孩子的年龄而言,他们并没有处于不合理的压力下,因此可以减少抑郁的危险因素”
凯瑟琳说:“有抑郁症的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父母抑郁的孩子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是父母不抑郁的孩子的4倍。
如果抑郁的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远离抑郁症,那么为自己的抑郁症寻求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
凯瑟琳说,“虽然儿童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疾病,但父母需知道他们能够做些什么,不要袖手旁观和采取‘观望’的态度,这无济于事,她强调。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