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 过时了?
桂林漓江。摄影/一米网线
-风物君语-
岭南门户,两广咽喉
青山不改,漓江长流
中国广西,盲点,广西桂林曾是中国的热点。
与广西的低调相比,有来形容她的风光,来“代言”她,一句宋人的话,宣传了她八百年。几乎每个中国人至少都在纸上体验过她的风格。
背面桂林山水20元。数字/视觉中国
与广西腹地的偏远相比,桂林是桂林,最早的两广通往中原的通道,无数20元人民币学者来此打卡;人教版语文课本's的多元文化在这里交织在一起。
一千多年来,这座著名的山水城市一直被赞不绝口,许多人去过“桂林山水甲天下”.她对岭南的门户,市中心的——有着令人感动的坚持,可以避开高楼大厦和繁华的城市;只为颜延之、张九龄、柳宗元、李商隐、黄庭坚…….
众所周知的象鼻山。摄影/一米网线
荆楚文化、广府文化、少数民族文化……
知道桂林甚至先于广西
从地图上看,在建筑的高度不能超过山的高度:三省交界处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行政区相邻的湖南青山不改,漓江长流,和广东那么“甲天下”的,为什么偏偏是桂林?,湘桂走廊:桂林山水的红毯,几乎与文化无关;然而,桂东北角的湘、桂、粤与湘西南的郴州等地有相似之处。——早上桂林人和湖南人一样喜欢韶,也辣;桂林大部分是在说关,“桂圃”也散发着“塑料味”;两地移民交流也相当频繁.
/newsapp_bt/0/13101282842/1000">▲ 这就是桂林。摄影/黄一骏
这种差异,主要就来自于绵长的南岭——它横贯东西、隔断南北,将湘赣和两广分开,唯有在越城岭和海洋山之间留下了一条窄缝,供湘江北去,是为:
湘桂走廊
▼
▲ 桂林地形图。制图/伍攀
桂林的“走红”,除了本身的山水奇绝,更大的原因,是她率先在世人面前惊艳亮相。这条湘桂走廊,正是为桂林山水铺设的红毯。
而最先发现这条廊道,探入广西秘境的,是南征百越的秦人。
公元前221年,嬴政灭六国、成帝业,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六王虽毕,四海未一,志在天下的嬴政大手一挥,“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南征百越。
▲ 猫儿山,为越城岭第一高峰,很有可能《山海经》中的“第一山”——古招摇山。摄影/壹米网线
然而随着战线深入,运往南方的粮草在漫漫途中消耗过甚,滔滔湘江水将运粮船送到海洋山下(今桂林兴安县境内)时,便无路可去。为了输送物资,秦人决定在湘桂走廊中修筑一条河渠,通过拦河筑坝,沟通北去的湘水和南流的漓江,是为:
灵渠
▼
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制图/F50BB
灵渠既开,南下之路畅通无阻——秦军自咸阳出发,走陆路至汉江、过洞庭、取道湘江、经灵渠入漓江,再南下珠江,很快一举平定百越。同年,秦始皇设桂林、象、南海三郡,“桂林”之名,第一次作为行政区划问世,尽管治所并不在今天的桂林市。
桂林“甲天下”的,首先一定是灵渠,其次才是天下人通过灵渠发现的桂林山水——这条短短36.5千米的水道,和长城一样,从一诞生就担负着家国使命:她首次连通中国长江、珠江水系,岭南因此得以被纳入秦朝版图,秦代疆域由此扩大了近一倍。
▲ 桂林兴安灵渠全貌。摄影/蒋智
它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时,满载南方地区玳瑁、珍珠、象牙、沉香、蕉葛、蚺蛇胆的船只,都要经由灵渠进入长江,再由大运河转运;宋代时,灵渠已可连通3条水路联运线,将岭南地区的食盐、瓷器、稻谷,北运临安。
2000多年前的灵渠,使得桂林成为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即便在今天,她依然发挥着重要的水利功用——浇灌沿岸2688.53公顷的农田,使溶江平原成为远近闻名的粮仓;同时防洪排涝、为兴安县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活、经营用水。
▲ 龙胜梯田。摄影/邱新生
而借由水运之利,桂林的景色通过湘桂走廊声名远播,吸引了一批批文人远赴岭南,桂林山水千年的“走红”之路开启,开始持续影响中国人的审美。
桂林山水:定义了中国审美
单以山论,桂林的山,远没有云南的雪山壮阔,也不如安徽的黄山奇险,甚至在广西也不算太过特殊,因而有人说:“广西处处是桂林”。
然而,桂林之山的妙处在于,她与中国传统文人审美不谋而合,平原上拥有着连绵不断、分布协调的峰丛和峰林,完全就像是从水墨画里走出来似的,每一帧都是名画,每一处都有布局,边边角角都是诗。
▲ 尧山日出。摄影/壹米网线
这种层次感首先在于,桂林的山,像是一种“套娃式结构”。
桂林盆地三面环山,东有海洋山、西有架桥岭、北有越城岭——这三座都是“不易吸水”的非喀斯特山;而由于地势较低,降水汇聚成漓江之水,将盆地中厚达近3000米的石灰岩不断溶蚀,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山中之山”——峰丛和峰林。
▲ 阳朔地形剖面示意图。制图/伍攀
从大处着眼,整辐画卷层次清晰、详略得当,“山环水绕”是基本格局——
由漓江、桃花江与杉湖、榕湖、桂湖、木龙湖构成“两江四湖”的环城水系,将桂林拥入怀中,江抱着城,城抱着湖;而市中心的建筑之间,独秀峰拔地而起,与城市四周的群山遥相呼应,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南宋诗人刘克庄称之: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
▲ 山环水绕与独秀峰。 摄影/哑了的诗人
如果从细节入手,每一座山、每一段河都各有风情——
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的象鼻山,因山形似一只站立江畔,伸鼻垂饮漓江水的巨象而得名。
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有一个卷篷式的半圆大洞,这是由于河水长期冲刷侵蚀下,逐渐形成的大溶洞,有水穿行,可乘舟而过。每当皓月当空,洞影映于水面,如明月浮水。天上月、洞中月、水中月相互辉映,舟行水上,如入云月,故称“水月洞”。
▲ 夕阳下的象鼻山。图/视觉中国
在桂林东郊、漓江东岸,有七峰排列如北斗七星,总称七星山。
北面的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峰组成普陀山,形如斗魁;南面的玉衡、开阳、瑶光三峰组成月牙山,形如斗柄。七星山内岩洞众多,其中最富盛名的便是普陀山腹内的七星岩——它是由古地下河道因地壳变动上升露出地面而成为岩洞,可容下千百人。
▲ 七星岩。图/视觉中国
还有酷似一个大青螺的螺蛳山,如张口巨龙的龙头山,江流所向处的九马画山则以天为画屏,泼墨造就骏马一群跃然画中。百闻不如一见,但即便没去过桂林也一定见过桂林山水:二十元人民币上的图案正是位于漓江兴坪段的元宝山。
山水吸引了无数文人到此,颜延之、柳宗元、张九龄、李商隐、黄庭坚、米芾……即便是没到过桂林的,如韩愈、杜甫,也要为它写诗“发票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假装自己到此一游。
▲ 螺蛳山,九马画山。图/视觉中国。20元背面元宝山, 摄影/哑了的诗人
这种吸引文人的特质,直到近现代依然在延续。抗战爆发后,桂林因便利的交通与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吸引了众多文人汇集,成为了当时赫赫有名的“桂林文化城”。
“文化人像候鸟那样,大部分聚集到当时政治、气候适宜的桂林。”据不完全统计,从1938年10 月至1944年9月的6年时间里,先后旅桂的文化人不少于1200人,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在100人以上。
桂林抗战文化城各界代表人物:
文学界:巴金、郭沫若、茅盾、胡风、艾青等;
戏剧界:欧阳予倩、洪深、熊佛西、田汉等;
美术界:张大千、关山月、丰子恺、徐悲鸿等;
新闻界:廖沫沙、陈同生、范长江等;
▲ 桂林靖江王府。摄影/壹米网线。
可以说桂林“甲天下”的,除了山水、除了灵渠、还是对文人非凡的吸引力。
“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
近十年来,作为一座旅游城市来说,桂林似乎大有些英雄迟暮的冷清落寞——
她逐渐消失在旅行的热点榜单中,被人戏称为“中老年旅游圣地”;她被打上“假货遍地、强制消费”的标签,戏谑她“桂林山水假天下”;甚至桂林山水也被“圈地收票”、“人造景点”波及,让无数慕名而来的人败兴而归……但大家在骂她的时候,终究还是因为她曾是心里的白月光,带有些“怒其不争”的失望:
你桂林竟然也变成这样了?
▲ 桂林两江四湖。摄影/壹米网线
然而对于桂林人来说,无论是游人如织还是门庭冷落,青山还是那座青山,漓江还是那条漓江,居于山明水秀的南方小城,桂林人兼有着水的温润和山的坚韧,更带有着山水滋养出的灵气,因而心态总是不紧不慢,安闲从容。
事实上不管桂林山水是不是“甲天下”,桂林人更关心的,或许都是明早那碗“芼”(迅速汆烫)得恰到好处的桂林米粉——
▲ 芼。摄影/壹米网线
他们往往一大早就跑去米粉店,要一碗“芼”好的米粉铺在碗底,浇上卤水、铺上卤肉,再依个人喜好加入酸豆角、酸萝卜、酸笋、酸姜、海带丝、花生、葱花、辣椒酱等佐料,大早上吃下一碗,一天的精气神都唤醒了。
▲ 切料,加料,浇卤水,一气呵成。摄影/胡鹏
在吃米粉这件事上,桂林人是有话语权的——广西是米粉大省,湖南也是米粉大省,地处在两者交界处的桂林,本身就盛产稻米,在做米粉、吃米粉上自然有一手,完美地结合了来自湖南的辣和广西的酸,米粉的层次感特别丰富。
▲ 桂林米粉。摄影/蒋智
桂林米粉不只一种,根据浇头可分为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马肉米粉、红油米粉等;根据吃法可以分为汤粉、卤粉和炒粉等。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已不大常见的马肉米粉,出生于桂林的白先勇在《花桥荣记》里说:
“提起我们花桥荣记,那块招牌是响当当的。当然,我是指从前桂林水东门外花桥头,我们爷爷开的那家米粉店。黄天荣的米粉,桂林城里,谁人不知?哪个不晓?爷爷是靠卖马肉米粉起家的,两个小钱一碟,一天总要卖百把碟,晚来一点,还吃不着呢。”
连四季都对桂林分外宽厚,桂林人一年四季各有乐趣。春日泛舟游于山水间,看漓江烟雨朦胧、青山影影绰绰;夏日或垂钓江边,或入灵渠踩水,暑气一扫而光;秋日金桂满城飘香,闻之心旷神怡,望之赏心悦目,如入桃源仙境;冬日则约上三五好友,食荔浦芋头、饮恭城油茶、赏资源雪景,踏雪何须到北国。
▲ 春季龙舟,夏季戏水,秋季郊游,冬日饮茶。摄影/壹米网线
桂林城中有山有水,桂林人活得有滋有味,正如陈毅元帅所言,“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
- END -
文丨隐溪
编辑 | 九月
图片编辑丨吴学文
地图编辑丨伍攀、F50BB
封图摄影丨黄一骏
参考资料
钟文典主编.桂林通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黄继树主编.文化城之魂:历代文化名人与桂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惠荣、李兴和译注.徐霞客游记.中华书局
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第1期
黄伟林.抗战时期巴金在桂林的文学活动——抗战桂林文化城系列论文之十一[J].贺州学院学报
骆靖璇.抗战时期巴金在桂林的文学活动及创作[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黄伟林.艾青的桂林时间——抗战桂林文化城系列论文之十三[J].贺州学院学报
喻震、唐善茂.桂林米粉饮食文化旅游杂谈.[J].广西轻工业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