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生活都市网 >> 看科普 >> 文章正文

36寸访谈|震撼CTO魏慕衡:智能船行业刚刚起步

发布于:2020-12-05

2017年,经上海船级社认证的世界首艘智能船舶“大支”正式交付后,整个市场意识到智能船舶行业的机遇已经到来,而“大支”的背后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惠珍工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惠珍”)。

惠珍的核心团队来自CSSC海洋智能技术创新中心。近十年来,惠珍一直从事智能船舶的探索和研究,首次提出了“两端(管理端/控制端)和两个云(公有云/私有云)”。船舶智能系统的整体架构构建了世界首艘智能船舶“大支”的核心智能系统,创造了“智能产品智能技术智能服务”的智能创新模式

此次,36氪邀请了震兑首席技术官魏慕恒博士,探讨发展智能船舶的重要意义和其中的关键点,以及震兑成立以来的所做的探索及实践。

一、36氪:震兑核心团队出自中船集团的中船系统院海洋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当时为什么从体制里走出来?智能船舶的发展方向

韦慕衡:智能船舶是国家最重要的东西,发展智能船舶已经成为一种行业趋势。

自2010年以来,我们组建了一支团队,从事智能船舶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实践探索。我们是中国船舶领域第一个产学研合作的智能技术组织,也是面向大数据时代智能船舶发展,以国防和民用技术融合为发展路径,面向智能船舶产业化的CSSC团队。2013年,该团队开发了SOMS智能船舶运维系统,该系统被世界上第一艘智能船舶“大支”采用,并通过了劳氏船级社和中国船级社的认证;自2017年以来,作为核心团队,以系统整体身份参与了国家“智能船舶1.0”项目。在智能船舶领域,我们有多年的经验和积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工业互联网战略重要性的日益认识,一批领先企业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积累的长期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相继进行了组织变革,成立了技术互联网公司,以更好地服务企业,壮大行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行业互联网在垂直行业的深化。

我们成立于2019年9月,是由CSSC和中信集团共同打造的两个红色基因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业互联网高科技企业,旨在落实国家“新基础设施”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战略方针,抓住国家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肩负着推动国家工业情报转型的使命。

氪36:公司成立1年2个月。成立以来最大的进步是什么?

魏木恒:我们已经完成了从系统院子里的业务单元到有系统有流程的团队的转型,开始真正融入市场,了解客户,推动产业化。通过不断探索,我们明确了——的业务重点方向,旨在成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跨行业平台的龙头企业”,构建基于船舶、面向工业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安全、经济、高效的工业数字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赋予行业客户改造其工业智能的权能。目前,惠珍已经实现了部分大规模订单,建立了基准客户,并成功地在整个智能船舶产业链中进行分销。

氪36:为什么现在业界掀起了开发智能船的热潮?开发智能舰船的意义是什么?

韦慕衡:船舶,尤其是远洋船舶,追求安全、经济、环保、高效。安全包括航行安全和操作安全。经济需要降低运营成本,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环保要求符合国际海事组织对航运和技术推广的约束。高效率是指船东提高船舶和船队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这需要升级和改进船只,以满足新的需求。然而,恶劣的海洋环境使它更加

船舶覆盖了现代工业的完整生态和整个工业平台。作为全球最大的造船国,中国占据全球供应链的50%以上;另一方面,海军国防建设也将需要智能舰船,这是一个涉及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的重工业系统。智能船舶的发展对我国重工业体系建设和国际竞争都具有重要意义。

氪36:智能船的“智能”在哪里?

魏慕衡:在我们看来,智能船有四个发展方向。首先是智能导航,帮助导航更安全、更经济;二是智能运行,管理船舶的运行流程,提高能效管理能力,让他更省油,更优化;三是智能维护,帮助设备健康安全运行,降低重大事故风险,提高设备安全性;第四,智能任务是指货物管理、到达管理和货物控制管理。此外,智能船还涉及到与岸方的合作,这就需要船岸一体化的通信来帮助管理方了解船上的实时情况,并做出进一步的管理决策。

二、休克交换的智能舰实践是36氪:除了智能舰领域的工业互联网,休克交换会从其他领域切入工业互联网吗?

韦慕恒:造船业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工业装备体系,汽车3万个零件,波音飞机600万个零件,但豪华邮轮3000万个零件,覆盖中国工业门类的85%。我们认为从船舶到其他领域切入工业互联网是可能的。

氪36:地震后发展造船业互联网是什么思路?

魏慕恒:2018年,中国工程院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的核心是一网一云三科。在舰上,有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制造端的生产(智能制造)、产品(智能设备即舰)、服务(智能服务)三大学科,分别代表着让装备更智能、让智能制造过程更智能、让舰更智能。

对应抗震船领域的工业互联网,由两端两个云组成。两端指的是控制端和服务端,控制端指的是智能船舶设备,服务于如何很好的驱动船舶;服务器在岸上,由生产服务(智能制造)和运营服务(智能服务)组成。两个云指的是公有云和私有云。对于行业来说,尤其是在重资产领域,必须是混合云模型,对应用的私有化部署和对安全性、数据的实时性和一致性的控制都有要求。

氪36:如何理解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智能设备的关系?

韦慕衡:中国造船业正处于由大到强的发展过程中。事实上,传统的制造前服务市场和船舶经营管理后服务市场存在脱钩问题,前后很难打通。智能船舶设备可能是打开前后两个服务市场的突破口。智能船舶可以连接到生产端的设计、建造、配套和检验,在运营端完成船舶交付后的航运、物流、港口运营、维护、管理和监管。休克交换的核心是智能设备,它连接着智能制造这个前服务市场和智能服务这个后服务市场。

36氪:目前深交所推出了哪些智能船核心产品?未来会向什么方向扩展?

韦慕恒:惠珍产品的底层是一个工业智能信息平台,集成了从船舶上采集的数据。船上有几千甚至几万个信息采集点,但大部分信息还没有采集整合。通过整合船上现有信息,添加少量必要的传感器和边缘智能计算设备,将所有数据进行点对点采集,打破数据烟囱,整合到信息平台中,这是一种综合的信息感知能力。同时通过上层应用所需的认知和决策算法,形成中间的CPS核心分析层,这是平台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适应不同下层控制和上层应用需求的集成框架,充分考虑平台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安全性,构建了平台控制扩展的接口能力和针对不同厂商应用的集成架构能力。因此,感知、认知、决策、控制、整合使平台成为“大脑”,这也是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底层平台有惠珍提供的应用级产品。目前我们有两个明星产品,一个是能效管理,一个是健康管理。能效管理产品针对智能船舶设备,管理和优化运行流程,帮助用户节约燃料,提高经济性;健康管理赋予船舶资产所有者权力,给予决策优先权,并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维护和管理其资产。

此外,我们还拥有智能导航、车队管理等安全、经济、环保、高效的智能应用。未来,我们将继续在导航、运维、管理等方向迭代推出一系列智能船舶产品。

氪36:目前的产品形式和服务模式是怎样的?

魏木恒:我们采取产品服务的模式,为客户提供软硬件集成产品——、底层工业信息平台和一系列智能应用,满足客户需求。如果客户有新的需求,可以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新的APP软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定制出货数字解决方案。此外,我们还将为客户提供长期的数据运营服务,帮助客户更好地利用产品。

氪36:如何理解用户的需求?客户对产品的定制需求高吗?

魏慕衡:这个领域我们探索了很久。刚开始主要是和客户合作,寻找痛点,整理常见痛点,针对常见痛点推出产品。

一般来说,同类客户的需求都有一定的规范性。同一船型的要求可能相似。比如一艘30万吨的油轮,其设备构成和路线是一致的,定制方向也是类似的。如果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我们会考虑定制的投入产出比,一般会为客户提供基于项目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当另一个客户提出类似的需求,或者我们预测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满足这些需求时,我们会考虑将它们纳入产品线。

对于APP,需要定期升级。船是工业的皇冠,为其服务的产品肯定需要反复升级。

氪36:全舰领域很广,既有上游智能制造,也有下游智能服务。震荡交易所是如何切入行业的?

魏木恒:我们首先与后端船东合作,为船公司、租赁公司等后端服务市场的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当船东需要一定量时,会加强与前端船厂的合作,逐步进入智能船的联合设计。

氪36:目前地震反应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魏慕衡:目前整个行业都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团队牵头的标杆项目和国家级行业项目,已经在行业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地震交易所也在对标项目期。例如,在海洋运输和离岸国内贸易领域,它与行业的主要客户达成了长期合作,并获得了认可。在后期,我们会尽力sc

卫慕恒:智能船细分行业刚刚起步发展,整个行业刚刚起步,市场也在慢慢接受。2017年,大支智能船站在行业最高水平,引导行业,建立市场影响力。我们也有幸参与这个项目;今天,与行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纷纷完善,市场也开始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是一个细分市场。从每年新造船和营运船舶的投入来看,安全、经济、环保、高效对应的智能船舶价值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氪36:智能舰船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建设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未来会朝着什么目标发展?

韦慕恒:目前船舶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解决了一些问题,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开辟了一些数据链接,可以在底层平台做数据整合和信息整合,但这只是工业互联网的第一阶段,——决策阶段,距离第二阶段管控结合和第三阶段无人自主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深交所会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真正走到第二阶段,实现管控一体化,可能需要3~5年时间,甚至一些自动化程度高的自主条件也需要更长的时间,然后发展成为一艘能够远洋航行的无人自主船,目前的时间无法预测。

氪36:你认为工业互联网在造船领域的发展门槛是什么?

魏慕衡:首先要了解工业行业的知识。要做船,就要懂行业。做设备,一定要懂控制,懂用户视角,懂场景驱动,才能把握需求;其次要了解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也就是如何实现。但是,这两者不足以构成门槛。IT对于应用场景也需要灵魂——工业智能技术。我们需要的是从场景需求中落地技术,而不是简单的用技术找场景,只有工业场景和用户价值。(OT),信息技术(IT),AI算法和智能控制技术(AI),甚至高阶数字孪生技术(DT),也就是OT IT AI DT,都做了。

氪36:智能舰船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和其他领域有什么区别?

韦慕衡:智能船舶是一个资产密集型领域,需要系统的工程思维,需要与各种产品相适应或集成。目前船舶的很多环节都存在信息孤岛,企业很难对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和同步。这意味着需要在船舶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收集各种数据、信息甚至知识,按照场景值和各种用户链接的方向自动流动,从而在船侧进行数据集成、信息集成、网络集成、应用集成等,并配合满足无用途需求的工业级APP,实现船岸互通甚至产业链协调。

氪36:你认为做好智能船舶行业互联网的核心是什么?

魏慕衡:工业互联网,以其先工作,后互联,得名“工作”。工业互联网必须由场景加用户加价值三驾马车驱动。第一,一定要有开放的场景,否则很难了解工业客户的需求;第二,用户和合作伙伴需要共同参与,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第三,要有价值,这样才能体现所有合伙人的价值。

氪36:智能舰船领域的公司多吗?惠珍与其他国家相比有什么优势?

韦慕恒: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贴智能船标签的公司,但实际做了市场化订单的并不多。

做一个产业互联网,需要有很高的立场,了解行业的整体情况,纵览行业全景,知道重点和自己的底牌在哪里,还需要有能够煽动和利用整个行业的企业。

惠珍创始人邱波华是最早的船舶智能探索者之一,一直从事工业互联网和CPS的研究,能够很好的引领公司的发展。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今年,惠珍在国家专项上也取得了突破。通过行业标杆示范、国际合作、自主研发和大量工程实践,惠珍也构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良好发展路径。其他合作伙伴也相信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愿意和我们一起做船舶领域的智能船舶和工业互联网,而不是闭门造车。

氪36:既然是国际竞争激烈的领域,你认为智能舰船领域哪个国家走得更快?国家之间有强弱之分吗?

韦慕衡:智能船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优先级。欧洲专注于无人航海和高端装备的发展,分几个阶段实现了智能舰船的“无人自主”,比如欧洲公司提出的“无人舰船”项目和一些联盟计划。日本重视标准,他们在智能船标准方面做得很好;韩国也重视顶楼。其实韩国早在2011年左右就提出了智能船的概念。

目前我国行业非常重视行业指导和顶层设计路线。为了提高高端匹配和高端船型的整体份额,需要提高整体装备。智能船可以成为这个弯道超车的关键点之一。

标签: 智能 船舶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