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生活都市网 >> 看数码 >> 文章正文

转号惠民服务很好 但为什么有些地方总是念错?

发布于:2020-11-28

顾名思义,用户可以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根据个人对自己服务水平的认可程度,在几家电信运营商中自由选择,而原手机号不变。作为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惠民工程,端口号转移业务给基础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对电信运营商不断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个服务看起来很不错,但是在政策支持、技术实现、运营管理等方面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毕竟涉及面广,链条复杂。就这样,端口号转移服务全面上线,前后花了十几年的努力才实现。

2006年10月,时任信息产业部发布了630 《信息产业部关于保障移动电话用户资费方案选择权的通知》号文件。

2010年11月至2014年9月,工信部先后将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列为移动业务端口号转移政策试点地区。

2019年11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携号转网服务管理规定》。2019年11月27日,启动“端口号转网络”官方服务提供的全国会议在北京召开。

可以看出,端口号转移业务开始于2G时代,并在3G和4G时代得到推广,但直到5G时代,端口号转移业务才在全国范围内展开。5G时代,在个人用户方面,整个行业进入了争夺现有用户的焦虑期。

这个基础行业发展阶段,就实际服务提供而言,在某些领域,对于个人用户来说,因为某些条件不满足,给一些矛盾留下了伏笔。但是,有些不满足的条件,从实际案例来看,往往不是由个体经营者和企业的工作人员的不合理行为造成的,而是由用户的不合理行为造成的,用户必须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违反合同精神。当一些不当行为发生时,内部管理人员没有注意到,加剧了矛盾关系。

从最近陕西省通信管理局查处中国移动xi平安分公司无正当理由拒绝向用户提供端口号专网服务的通报案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内部管理不当。更有甚者,引起用户激烈投诉的关键操作是在办理业务时告知的两年服务期,在办理端口号专网时被告知服务协议已延长18年,即经办人员任意将用户协议期调整为20年。

因此,Xi安在用户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的情况下,被给予了5万元的行政处罚。在内部,包括主管副总经理在内的五名管理干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如通知、警告、记过、诫勉和谈话。可以说内部处罚比外部行政处罚严重。

从此次通报事件来看,行政处罚中对企业的5万元罚款并不算太低,属于直接经济损失,对五人不同程度的处罚也会对我产生一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企业形象再次受损。在过去的几年里,用户一直在不断地批评电信运营商,有些批评可能有不当的问题。但此类事件引发的批评会被反复引用。

面对这一事件,我们不禁要问:明显的得不偿失最后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或者说,为什么有些地方的转号惠民服务发音这么歪?蛇叔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1.首先,端口号转互联网服务的内部宣传应该是不够的,尤其是越到基层,越不了解这项政策的执行情况。因此,在面对用户的端口号转移需求时,经办人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满足网络转移的条件时,只会根据系统的一般记录,逐步对用户进行处理。

2.内部主要环节协调不足。面对明显不合理的情况,如通知中提到的20年长协议期,业务经理们没有注意到,并主动找出原因。一般来说,这种长协议期应该算是一个特殊的预警事项。必要时可能需要升级,以积极推动用户合理需求得到有效解决。但从结果来看,存在“每个铁路警管一段”的情况,从而错过了有效解决用户交换网络需求的最佳时机。多次沟通失败后,用户通过网络暴露,引起监管的关注,最终通过行政处罚解决。

3.端口号转换性能评估的内部压力。这项服务的考核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调入考核,一个是调出考核,调出考核指标在基层的压力会更大,会迫使基层人员使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尽可能阻止想调出的用户转身。因此,在全面推出端口号转移服务之初,蛇叔就建议电信运营商不要把这项工作作为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因为,虽然端口号传递服务不错,但是在基础服务差别不明显的情况下,可能一开始会有太多的用户折腾转到网络上,但最终不会像预期的那样造成较大的波动。在蛇叔看来,端口号转移是鸡肋服务。如果你想获得更好的网络体验和服务保障,随着全网通手机的普及和“提速降费”政策的持续,资费会持续下降,所以你可以选择双网备用,采用一主一备的方式。比在网上折腾数字强多了。但是,从这个通知来看,它与端口号转换的评估设置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端口号转网的服务在用户端是很好的,但是各级电信运营商对这项工作还没有达成一致有效的认可。反之,也可能因为实际管理中考核指标设置不当,引起基层的不满,导致读数错误。这样,真的可以用“偷鸡不成蚀把米”来形容。相信这一通知事件对各大电信运营商来说,将具有极大的警示意义。

[文字/蠢蛇,请获得授权转载]